Arxiu: 2017/6

0

中国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绪 言浩瀚的海洋是人类拥有的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的表面积为3. 6亿km2,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根据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下简称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区域(下简称区域)指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其面积约2. 517亿km2,占地球表面积的49%,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深海则包括了绝大部分区域和部分国家管辖的海域。区域因其在海洋中所处的独特的政治法律地位,更

0

海洋采矿产业发展

进入21 世纪以来,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陆地上的能源存储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世界各国在能源利用方面都逐步向海洋进军。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课题。介绍了海洋矿产资源所包涵的三种矿产类型和其各自的特点,通过分析我国滨海矿砂、海底煤矿以及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

0

深海采矿技术发展概述

随着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陆上资源的枯竭,开采蕴藏在深海海底的矿产资源成为未来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方向。目前深海中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矿等。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对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进行研究,通过webofscience数据库对“deepseamining(深海采矿)”关键词的数据分析表明,近十几年来深海采矿的研究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深

0

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方法

20 世纪后期,“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从多金属结核单一资源向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等多种资源扩展。一些专家根据新的深海矿资产资源的赋存特性和需求,认为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将早于多金属结核而进行商业开采,面向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的深海采矿技术成为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研究热点。作者以富钴结壳的开采为例,向大家详细介绍 CLB 法、ELB 法等主流开采方法。有关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矿的开采技术研究,基本上是以

0

深海采矿机器人研究

引言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日益贫乏和人类对海洋认识的日益深化,海底正成为人类进军的下一个领域深海底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认为是人类世纪最重要的接替资源当前,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仁业国家正加紧技术储备,竞相抢占国际海底战略性矿产资源对于世界新经济体之一的中国来说,开发利用深海矿产资源已是一项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长远战略利益的重要事业我国先后于年、年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

0

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技术

在当前各国领土范围基本确定陆地资源日趋减 少的情况下,战略资源的国际竞争焦点集中在极地、空间和海洋。“区域”将成为 21 世纪多种自然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区域资源的竞争与开发已日益成为全球事务的一个突出问题。深海金属矿产资源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陆地矿产接替资源,作为人类尚未开发的宝地和高技术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1]。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最前沿,标志着

0

深海采矿装备发展现状

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步认识到,占地球表面积约 71%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范围之广、储量之大远超陆地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这里的矿产不包含传统的油和气。在已发现的深海矿产资源中,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大应用价值的主要有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等。 目前,约有一半的海底矿产由专属经济区(EEZ)的所属国家控制。沿海国家可将距其海岸线 368km(200 海里)的范

0

深海采矿研发的现状与进展

近年来,国际社会关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竞争急速加剧,与此相适应,深海采矿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也再度引起了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以及一些国际大型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投入。针对深海采矿技术与装备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介绍连续链斗法、穿梭艇式、水力(气力)管道提升式三种典型深海采矿系统的组成及发展现状。分别从海底固体矿产资源采集技术、海底采矿车行走技术、矿物由海底向海面输送技术以及水面支持系统技术等 4